English

课堂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

1998-10-07 来源:光明日报 王允亮 王新军 我有话说

素质教育有十分丰富的内涵,面向全体学生施教,是素质教育的基本内涵和根本要求之一。当前在课堂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,最现实、最首要的问题就是要做到面向全体,以提高全体学生素质为目的,开展好课堂教学。应试教育下,由选拔这一目的所决定,基础教育实际上成了面向少数人的教育,教育对象带有极大的局限性,因而教学活动根本不可能面向全体;素质教育把培养人才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统一起来,由这一目的所决定,教学活动就必然要求面向好、中、差各类学生。

面向全体,不搞“一刀切”,要坚决贯彻因材施教、分类推进原则,在讲、练等主要教学活动中,运用一定的方式、方法,使用一定的教学模式,实现全体学生素质的提高。我们认为因材施教、分类推进原则,是实现面向全体的基本原则。

首先,在讲授中要贯彻因材施教、分类推进原则。以下将联系实际问题,就这一原则在讲授中的贯彻,谈几例不成熟的做法:(一)分解法。有问题较庞杂,直接讲解头绪多,易混乱,大部分学生难以接受,这时就需照顾到各层次学生的接受能力,采用分解法解决问题。先化整为零,将大问题分解成若干个小方面,再各个击破,逐一对各小方面内容进行分析讲解,最后加以综合归纳,使整个问题得以完全解决。(二)掘进法。有些问题较深奥,有一定的理论深度,学生普遍既能理解一些,但又理解不透彻,这就需要运用掘进法。教师要引导学生由表及里、由浅入深、逐层进行分析探讨,一步一步深入,直至揭示出问题的实质。(三)多解法。有些问题,要解决它会有多个突破口,而从哪一个进去,问题都能得解,于是就出现了所谓的“一题多解法”。另外,由于学生的认知能力、思维倾向、分析角度等各不相同,对同一问题必然会有多种解题思路和方法,因此,多解法与学生程度的多样性相吻合,使得各层次学生都有机会按自己的思路去解决问题,从而得到一种成功的体验,这会激发他们更高的学习热情。(四)事理交融性。教学中时常遇到一些抽象问题,若单纯从理论上突破,只能适应领悟力高的同学,很多学生会似懂非懂,对进一步学习构成障碍,这时,就要运用以事论理的办法,借助恰当的事例并加以深入分析。以上是针对具体问题的讲解所设计的方法,就讲解的整体过程而言,要体现因材施教、分类推进原则,应该注意以下几点:第一,针对优等生的讲解要“精”,要留有学生思考的余地;第二,针对一般学生的讲解要“透”,让绝大部分学生能够当堂理解和消化当堂的内容;第三,针对差生的讲解要“浅”,要深入浅出、通俗易懂,差生接受多与少都不感觉太难。

其次,在训练中要贯彻因材施教、分类推进原则。具体做法如下:(一)要给差生提供回答问题、表现自我的机会。教师要有意识地提出一些浅显问题让差生回答,或出一些简单的口头训练让差生解答。答案正确,应给予中肯恰当的表扬;答案错误,也不要当众批评,应鼓励在下一次争取回答正确。(二)书面练习题应作不同数量和难度要求。针对层次不同的学生,其练习或作业应有不同的数量及难度要求。针对不同个性特点的学生,也要提出不同的训练或作业要求。对学习粗心大意的学生,要求他们完成作业或练习时要认真细致;对于反应迟钝的学生,多鼓励他们提高作业或训练速度;对思考力强但学习不扎实的学生,多给难度较大的练习或作业。

手机光明网

光明网版权所有

光明日报社概况 | 关于光明网 | 报网动态 | 联系我们 | 法律声明 | 光明网邮箱 | 网站地图

光明网版权所有